考研究所這事情,要有一個意念就是「不成功便成仁」,而接延著這想法會分有幾個階段,也就是首先的「是否就讀的決定階段」、「下定決心的準備階段」、「考前的衝刺階段」,「最後的應考階段」,那這邊針對前述四個階段提供一些簡單的想法。
一.「是否就讀的決定階段」
在這一階段會有兩個身份,一個是學生繼續研讀,另一個是出社會之後的回歸。前一個由於本身就是學生的身份,所以繼續研讀就算是本份,好好準備基本上都不會有問題。後者的社會人士在考慮上就要有比較多的決斷,當個全職的學生還是在職專班?以個人的經驗是:剛出社會兩年,薪水職位還處於初期,所以賭的是未來研究所畢業後的可能性,而我深信的一點是,「在未來如果公司要提拔人才,相同職位的兩人卻學歷不同,擁有碩士學位的那位被提拔所擁有的機率一定想較於另一位還要高」,這是我考研究所的初衷。
在這階段,重點是想清楚是什麼原因要考,因為原因會支持是否能順利讀完。
二.「下定決心的準備階段」
在這階段,我會首先建議要擁有完整的一年,才能最有餘力去應考這考試,再不濟也得有至少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勉強應考。
接下來,各間學校應考的科目及內容要求都不同,而我就是選擇不考微積分,不需要面試(比起考試定生死,面試的不確定性太高加上自傳的製作太麻煩)的學校進行準備,而顯然這會是一個好選擇,因為有讀有分數。
另外,自己進修的難處在於惰性,所以建議找尋同好一起,不然孤寂感也容易造成放棄的想法出現,再來請推斷出自己能夠專注的時間是多久,一次唸完再休息一次,假設我的專注時間是一個小時,那我就一定要完整念完一個小時再來休息,休息時間則取決於個人,但建議不要超過讀書的時間。另外,讀書計畫表請在當月開始前就填妥,並每天記錄達標與否,有所記錄才能有所確認,且也能確認自己是否超前或落後。
三.「考前的衝刺階段」
此部分建議三到四個月前就開始,在這階段請善用「計算」的方式安排,
何謂計算,即確認自己在應考科目上的平均分數為何,以及各間學校在各科成績上的最低要求,中間的落差值就是這個月間要爭取的分數,例如:應考管理,經濟,英文,自己的平均:30 80 50,歷年推測:50 70 80,這表示在管理這科適必要多寫出一題的分數,經濟則相對減少時間補貼給其他科目,英文則要努力提高,因為前兩科分數相等情況下,英文即為篩選的關鍵,半個月就做一次確認是否進步來確認當下所用的衝刺法是否奏效。
四.「最後的應考階段」
這時就要相信自己是已經準備充足的狀態,而在這狀態下要注意的只有兩點,應考的心態及考試與考試間的利用。心態上想必會相當緊張,所以應該想像自己在最能放鬆的場景,舉例來說,家裡的廁所、沒人的咖啡廳、空曠的草原,而我就是想著家裡的狗陪著我,所以能轉移相當大部分的緊張感。另外考間的間隔,能做的也是兩種,適當的散心以及複習,選擇散心請務必走遠一點,不然身周都是複習的同仁,不但無法放鬆還會影響考試情緒,選擇複習,請挑選討論熱烈的團體附近,因為比起盲目的自己找會考什麼,不如賭別人討論的會是被選中的題目,其次也可以將自己最熟的部分再做一次閱覽,務必將分數拿到。
以上就是簡單的分享,祝考試順利。